今日外汇网APP讯——周五(4月11日),美国劳工统计局公布的3月生产者价格指数(PPI)数据引发市场广泛关注。数据显示,3月PPI月率意外下降0.4%,远低于市场预期,而2月修正后为上涨0.1%。同比来看,3月PPI上涨2.7%,较2月的3.2%进一步放缓,也低于市场预期的3.3%。核心PPI(剔除食品和能源)月率下降0.1%,年率从2月的3.5%降至3.3%。分析指出,能源产品成本大幅回落是PPI下滑的主要驱动因素,但市场对未来通胀的担忧情绪依然存在。
美元承压,美债收益率波动
数据公布后,金融市场迅速做出反应。美元指数(DXY)在美洲时段持续承压,北京时间20:37左右跌幅扩大至1.2%,报99.65,盘中一度触及三年低点99.02。美元走弱反映了市场对通胀放缓的直接解读,叠加对经济前景的谨慎情绪。美债市场同样出现波动,10年期美债收益率在数据公布后缩减涨幅,最新上涨4.1个基点至4.433%,而两年期美债收益率则持平于3.845%,显示市场对短期利率预期的分歧。
黄金和原油等大宗商品价格则表现不一。金价在数据公布后小幅走高,反映避险情绪的短暂升温,但随后因美元波动而回吐部分涨幅。原油价格则因能源成本下降的信号而承压,WTI原油期货在北京时间21:00左右报每桶85美元附近,日内下跌约1%。美股三大股指开盘后走势震荡,道指和标普500指数在数据公布后一度下挫,但随后因科技股反弹而收窄跌幅。
美联储降息预期:6月重启降息概率上升
3月PPI数据的意外下滑为美联储的货币政策路径增添了新的变数。知名机构分析师Eren Sengezer指出,“生产者价格通胀在3月意外放缓,这可能进一步降低市场对美联储继续维持高利率的预期。”结合此前公布的3月消费者价格指数(CPI)显示航空票价、酒店等服务价格下降,通胀压力呈现缓和迹象。市场普遍预计,美联储将在6月恢复降息,年内累计降息幅度可能达到100个基点,目前基准利率维持在4.25%-4.50%。
然而,美联储3月18-19日的会议纪要显示,决策者对经济面临的高通胀与增长放缓双重风险保持警惕。一位不愿具名的华尔街分析师表示,“尽管PPI数据短期内缓解了通胀压力,但国内需求疲软可能预示着经济动能减弱,这对美联储来说是个两难选择。”市场对降息节奏的预期因此变得更加敏感,若后续数据继续显示通胀放缓,6月降息的概率将进一步巩固。
市场走势影响:短期波动与长期不确定性并存
从市场走势看,PPI数据引发的即时反应更多集中在美元和美债收益率的调整上。“美元指数跌至三年低点99.02后略有反弹,但整体熊市倾向未改,技术指标显示卖压依然强劲。”美元走弱短期内可能为黄金和欧元等资产提供支撑,但长期走势仍需观察后续经济数据和政策信号。
大宗商品市场则面临复杂影响。一方面,能源价格回落缓解了生产端成本压力,原油和天然气价格短期内可能继续低位震荡。另一方面,市场对未来通胀的担忧情绪升温,知名机构分析师警告,“未来几个月通胀可能因外部因素回升,这将对商品价格形成潜在推力。”黄金作为避险资产的吸引力可能在不确定性加剧时进一步增强,但需警惕美元反弹带来的压制。
股市方面,标普500和纳斯达克指数的短期波动反映了投资者对经济前景的矛盾情绪。一位纽约对冲基金经理评论称,“PPI下滑短期内利好成长股,但如果经济放缓信号加剧,周期性板块可能面临更大压力。”长期来看,市场走势将取决于通胀与增长的动态平衡。若通胀持续放缓且经济数据未现明显恶化,风险资产可能迎来喘息机会;但若增长放缓超预期,市场可能转向防御型资产配置。
关注后续数据与政策信号
总体来看,3月PPI数据的意外下滑为市场注入了新的不确定性。美元承压、美债收益率波动以及大宗商品价格的分化,均反映了投资者对通胀与经济前景的重新评估。美联储6月降息预期有所升温,但政策路径仍需更多数据验证。短期内,市场可能延续震荡格局,交易者需密切关注后续就业、零售等数据的指引,以把握潜在的趋势性机会。
请先
!